新闻中心

美前财长谏言:特朗普想赢中国清洁能源乃制胜关键

2025-04-30 04:48:2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2025年4月27日,美国前财长亨利·保尔森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直言清洁能源是美国在人工智能时代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并呼吁特朗普政府制定清醒务实的国家能源战略,以应对中美竞争中的能源挑战。

  中美两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政策和投入形成鲜明对比。近年来,中国在风能、太阳能以及核能等领域的投资力度显著增强,2024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预计将超过美国、欧盟和英国的总和。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将清洁能源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预计2025年至2029年间,中国的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增长近2750亿美元。中国这一战略不仅为自身技术发展提供了的能源保障,也巩固了自身在全球能源领域的竞争力。相比之下,美国的能源政策显得缺乏系统性和长远规划。亨利·保尔森指出,美国电力需求的增长速度已超过公用事业企业的产能建设速度。例如,2023年弗吉尼亚州的数据中心耗电量已占该州电力负荷的四分之一,导致当地电力系统压力剧增并引发电费上涨。这种矛盾迫使该州政府出台限制性政策,甚至暂停数据中心的建设。尽管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通过低税收和轻监管的政策促进了美国能源行业发展,但其颁布的更多侧重于传统能源的政策显然难以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需求增长。保尔森强调,美国必须重新审视其能源战略,将清洁能源视为未来能源结构的核心,而非对传统能源的补充。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显示,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翻倍,达到每年约945太瓦时,超过日本目前的年总用电量。数据中心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设施,其高能耗特性对能源供应提出了更高要求。

  然而,传统能源难以满足这一需求。美国涡轮机短缺、天然气供应受限以及煤炭设施的逐步退役,使其在短期内难以依赖传统能源解决供电问题。清洁能源则成为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美国新增电力几乎全部来自太阳能和风能,但这两种能源的间歇性发电问题和储能技术瓶颈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保尔森提出了一种混合模式,即在需求高峰期结合太阳能、电池储能和天然气调峰。这种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压力,但其风险在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果太阳能或储能系统在短期内受到冲击,可能会导致美国出现巨大的能源缺口。

  俄乌冲突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冲击不容忽视。天然气价格飙升促使欧洲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这一经验为美国提供了重要参考。欧洲通过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实现了太阳能和风能的规模化应用。美国在能源转型中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但其核能技术的发展明显落后于中国。近年来,中国在先进核能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而美国则因政策限制和技术更新缓慢而止步不前。保尔森认为,地缘政治变化为美国提供了加速清洁能源发展的契机。通过制定务实的能源战略,美国可以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能源挑战,美国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亨利·保尔森建议,美国应制定一项清醒务实的国家能源战略,将速度、灵活性和成本效益作为核心目标,推动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应用。他还强调,美国应扩大核能的应用,尽管目前在其这一领域落后于中国,但核能作为一种稳定高效的能源形式,仍是美国应对未来需求的重要选项。此外,保尔森认为,优化政策环境同样至关重要。通过低税收和轻监管的政策,美国可以吸引更多企业投资清洁能源技术,从而推动技术创新。保尔森提到的混合能源模式也值得进一步探索,这种模式结合了太阳能、电池储能和天然气调峰,为应对数据中心的高峰电力需求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清洁能源不仅是环境保护的手段,更是技术竞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中美两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较量将影响未来的技术主导权,而美国能否完成能源转型,将直接影响其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地位。亨利·保尔森的呼吁为美国能源政策提供了重要启示。正如他所言,美国在能源领域仍有优势,但关键在于其能否满足下一个创新时代的能源需求。美国若不能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清洁能源战略,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将不再稳固。

搜索